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表忠义以维持世道疏(明杨僎/)
臣闻忠义之士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天柱地维赖以奠
立圣帝明王急先褒表以维世范俗者也是以史传所
载贞臣烈士心事彪炳至今读之古道光华照人颜色

然岂独古人之能尔哉我国初死节之臣生气凛然表
表可录褒崇之典实有待夫今日者矣臣自少时传闻
父老谈及革除之变时当事之臣若尚书铁铉张纮陈
迪齐泰侯泰侍郎卓敬胡子昭黄观郭任 陈性善
都御
史景清练子宁茅大芳大理寺少卿胡闰寺丞邹瑾太
常寺卿黄子澄少卿廖升卢原质侍读方孝儒娄琏修
撰王叔 (第 1b 页)
累用荐
者起南京吏部考功郎中道南浦时今师相徐公督学
江西乃约藩臬诸公率诸生肃先生聚讲于贡院先生
发明 性善
之旨痛快明白一时闻者莫不跃然省悟明
年由考功改司经局洗马时同以召入者如渭厓霍公
少湖徐公念庵罗公荆川 …… (第 49a 页)
为巳之私则可以巳为私欲则礼安顿在何处故克巳
复礼即是修巳以敬天下归仁即是安人安百姓论
则云形色天性通一无二以尽性而言性即是气以
践形而言气即是性呜呼斯道之传自濂洛以还诸儒
之说具在其脉络 (第 56a 页)
   (士信张彦方也曰忠庄王彬也曰惠庄向朴也/曰贞庄郑华也曰毅节林英也曰庄节周季瑜)
   (也曰惠节郑恕也曰义节唐子清也曰忠节 陈/性善
也曰忠介程本立也曰庄介韩永也曰忠)
   (毅高巍也曰清毅郭任也曰毅直戴彝魏冕巨/敬也曰端直程通也曰 (第 17b 页)
   张君信诗序人之于艺苟非其攻而好之者则不能精余少时多好

好仙好侠好医药卜筮以至方技博奕蹴鞠击刺戏弄
之类几无所不好翰墨几案间事固不言而知也然皆
不精惟好攻诗最久而异时以科举取士余当治词赋
其法难精一精词赋则力不能及他学在杭州见异方
之精词赋者莫如闽士闽士中有尤精者焉当是时张
君信闽士中尤精词赋之一人也余既早成进士去益
为诗君信虽精词赋遇大进取辄不利然亦数数为诗
尝以贽见其乡先生 陈性善
学士陈学士戏曰子欲持 (第 17b 页)
卓敬累
遣亲故随查得先为仰遵明诏查录遗忠以彰圣政事
该巡按浙江监察御史萧具题革除年间被罪诸臣方
孝孺 陈性善
戴德彝卓敬刘璟郑恕郑华王叔英程本 (第 3b 页)
   故赠兵部主事陈先生墓表
浙江富阳 陈复初先生
以宣德十年十月初十日卒于
河南汜水之官次又十五年为景泰元年始克表于其
墓先生讳原复初其字也其裔出陈太 (第 8b 页)
   侍郎王公墓表
公王氏讳谊字内敬越之山阴人宋尚书载之裔曾大
父某大父某父 复初
皆有德谊而不仕公自少好学经
史百氏之书靡不究于世俗纷华未尝涉于意独坐一
室研精覃思手不释卷至夜分而后 (第 31a 页)
氏之左奉举子
范德元状来求为铭铭曰
人亦有言天胜人我仪图之理相因贤而伤爱殒厥身
元配在右安斯邻
   陈复初
墓志铭
景泰四年二月廿五日昆 (第 12b 页)
陈公复初
卒其子山东胶
州学正翊匍匐奔还择明年甲戌三月九日奉柩合葬 (第 12b 页)
母孺人胡氏马鞍山北麓之兆奉同年乡贡进士朱
旻状求为铭余与翊同学同时居且同里公之外母
与先公外母兄弟也不敢辞公讳善字 复初
陈姓曾
大父正大父求益世居太仓弗仕父继宗承家饶裕
永乐初元朝廷选闾右实京师继宗与焉遂占籍为
宛平人母 (第 13a 页)
  祭
南海神庙文
惟道光五年三月己亥日
太子少保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广东广
西等处地方军务阮元致祭于
南海神庙曰五岭之南至于海滨洋洋万里乃广乃
轮祝融正位实为
大神惟
神之德顺天布仁惟

神之威如雷发春内清外晏无波无尘风和雨节年
丰俗淳戈船估舶息浪通津远服夷国近育粤人元

帝命部伍是巡舟回海外祀事再亲敬将俎豆祈
神福民尚

  节性斋铭
周初召诰肇言节性周末孟子互言性命 性善
之说
秉彝可證命哲命吉初生即定终命弥性求至各正
迈勉其德品节其行复性说兴流为主静由庄而释 (第 3a 页)
 
(方孝儒,王叔英,周是修,刘仲璟,铁铉,颜伯珒,姚善,王省,练子宁,曾凤韶,黄观,王良,郭任,卓敬,景清,暴昭, 陈性善,
彭与民,崇刚,王彬,魏公晃,陈迪,瘐升,程本立,邹瑾,龚泰,徐辉相,程济。)
霅桥集卷五
 赞
   (第 532H 页)
遗戴德彝,御史魏冕。俱谥毅直。知府姚善,知县颜伯玮。俱谥忠惠。大理寺丞邹瑾,兵部侍郎谭翌。俱谥忠悯。 都御史陈性善
谥忠节。燕府长史葛诚谥果悯。刑部侍郎胡子昭谥介悯。谷府长史刘璟谥刚节。御史林英谥毅节。魏国公徐辉祖谥 (第 352H 页)
饶氏之说也。其曰。性之不能离乎气。犹水之不能离乎土者。西山真氏之说也。临川吴氏。则又加详焉。曰孟子道 性善。
是就气质中。挑出其本然天理而言。又曰。张子所谓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者。最分晓。而 (第 348H 页)
 朱子论学。必以复性初为纲领曰。人性皆善。明善复初者。论语首注也。曰人性之纲。以复其初者。小学题辞也。又于此序文。特提性字四致意焉。陈氏举此数条以明之明德不外乎性之一字云云。

朱子论学一段。所论得之。而朱子之论学。必以性为主者。实有所受。自古圣人论学。以理为主。故尧舜禹汤以中字相传。中即理也。继以孔子太极生两仪者。亦以理为气之主。而其语颜子则以复礼。语曾子则以一贯。礼与一皆理也。且以教人之法授曾子。则首言明德。曾子传之。以性为主。自是以来。其所以相传者。子思之命性。孟子之 性善。
皆一串义也。濂溪承绝学于千有馀年之后。而特言无极而太极。为阴阳万物之所以主者。伊川之好学论。一遵图说 …… (第 459H 页)
 栗谷先生于四端则曰善一边。于七情则曰兼善恶。其义何如。又曰。四端七情。正如本然之性气质之性。其义亦如何。归之气质。则气质之性自有粹驳之不同。
朱子言恻隐有当恻隐不当恻隐。羞恶亦有当羞恶不当羞恶。四端之有善恶。朱子已言之。四端统言则情也。岂无善恶也。孟子每主 性善
而言。故特举仁义礼智。直遂之端而言之。故孟子所言四端善而已。栗谷之以四端为善一边者。亦以孟子所言而言 (第 466H 页)
心之本色。情之体段也。今必就其发出之善底谓之本色。此果与孟子就七情之兼善恶者。剔出善一边者同。孟子主 性善
而指其直遂者。而剔言善边者。实有意在。然举七情全体之兼善恶底言之者。固可谓情之本色。岂以剔一边者。谓 (第 303L 页)
为性则同也。农翁之为此论。剖析性气之决不同。以辨性恶之必不然。而杨之混,韩之三品皆举焉。则可谓有功于 性善
之论矣。然末段所答或问曰。人既得是气而有生。则何可不谓之性。然而君子有弗性者焉。此说却似专以气质为一 …… (第 131L 页)
性善
相对也。恐非程,张之意也。气质之性。非别有一性也。只此本然之性。和气质而有善恶者也。性之有善恶。虽由 …… (第 132H 页)
驳者为下愚。其间分数多少。有万不同。不可枚举。而大槩有此四等。(若专指理。则圣贤愚不肖皆同。孟子所言 性善
是也。)此圣贤愚不肖之所以分也。圣人则生知安行。自然有以全其理之本体。而不假修为者也。贤人以下。则必 …… (第 137L 页)
异。(气质之性。即此本然之性。堕在气质中者。非有二性。)然未发之前。气不用事。故指其理之自若者而谓之 性善。
气质之性则必发而后可见也。事物未至。思虑未萌。而方寸湛然。不昏不昧。则此性卓然。无所偏倚矣。此则所谓 (第 138H 页)
 末段小注云大学不出性字。中庸不出心字。夫大学虽不言性而明德明命。即是性也。中庸虽不言心而戒惧谨独。亦是心也。且正心之方。在于明善

复初。故大学序文。必提出一性字。传心之法。在于精一执中。故中庸序文。必表出一心字欤。
大学人之性三字。足见 性善
底意。不可谓全不出性字。而中庸则无一心字。岂非善言易不言易之义耶。明德明命。即是性云云。固是矣。而于 (第 396H 页)
事父母以孝闻。通德公尝有疾。公谒医数百里。犯昏夜涉冰澌。累数十反而不怠。汤剂必亲。衣带不解。疾已然后 复初。
通德公素家贫多子。公叹曰。人子未能致身策名以禄养其父母。反以吾衣食之累以贻其忧。不孝也。遂明农力田以 (第 543L 页)
改下。则义理固自圆畅无欠。古镜重磨指心也。起头唤起心字。尤似有力。 上笑曰。心字诚好。象汉曰。上句言 性善。
下句言心。文理似不接续。 上顾曰何如。光绍对曰。此则不然。第一句言性。第二句言 (第 400L 页)
性善。
其下句寂然不动是性。感而遂通是情。心则统是二者。心性情之义。一串贯来。体用相接。何待复下性字而后。方 (第 400L 页)
能接续哉。 上曰。此言极明切。以心字改之。尚鲁书之。因奏曰。昔之邹圣常道 性善
此一句。文体似生。删之何如。 上又问如何。光绍对曰。 (第 400L 页)
性善
字何可删也。此善字与镜之明字相照。性本善而物欲蔽之。则讲学以复其善。镜本明而尘垢蔽之。则重磨以复其明 (第 400L 页)
。此善字极令人警省。且此文将欲教之 东宫。则使在冲龄。豫知孟子 性善
之训。岂不好乎。象汉曰。 东宫幼冲。岂知 (第 400L 页)
性善
之义乎。光绍曰不然。虽不能深究义理。即下工夫。如学问之士。然睿质聪明。早识此等名目。知吾性之本善。则 (第 400L 页)
岂无其效乎。象汉曰。尹光绍甚惜善字。其意亦好。臣见则第一句以下三句似拖长。 (性善
寂然感通句也)并删去。直改首句曰人性之善禀赋乎天似好。 上曰。尔见如何。对曰。以臣浅见。殊 …… (第 400L 页)
人只言仁。以见天性之大端。及孟子时。义理渐晦。性体不明。如告子之徒。疑性之善恶。故孟子剔发出来。特言 性善。
朱子称其大有功于后学。子思又于中庸。言未发已发之体用动静。而心性情之妙尽矣。今 御制中第一句言天道赋 (第 401H 页)
凡人说性。每就知觉运动上说。如世俗所谓性刚性柔。性缓性急。 性善
性恶是也。而孔子所谓性相近。孟子所谓动心忍性及耳目口鼻之欲性也。濂溪所谓性刚柔善恶中而已矣。程子所谓 (第 148L 页)
 龟山所谓未发之际。能体所谓中。
龟山体中之说。微有求中之意。故言其近之而有病。延平之学。盖原于此。而先生未能深信。故微婉其辞。谓之不能尽记。更不深思。其曰人虽有无所喜怒哀乐之时。谓之未发则不可。与定论所谓厮役皆有未发者不同。其言慎独然后可及中和。则中和非性情之实德。而得之于工夫到后也。且单言慎独亦有病。此皆先生之所未安者也。来谕所谓有主宰然后未发而中已发而和者。亦有此病。心无主宰者。大本固不立。妙用固不行。而中和之实。得之于天而存之于人。未尝亡也。盖中则性也。和则情也。虽至恶至愚之人。亦不能无。孟子所论 性善
及恻隐之心处可见。
 致字如致师之致。
致师。出春秋传。然恐与致中和本意不同。盖致中和者。因其固有之 (第 337H 页)